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,亚洲高清在线看,国产免费资源,日本亚洲高清,久久精品一,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,久久99青青久久99久久

關注我們
荊楚網 > 最新播報

民生直通車|懷孕能否調崗降薪?企業(yè)不繳社保要賠償嗎?兩部門發(fā)布典型案例回應關切

發(fā)布時間:2025年04月16日20:14 來源: 新華社

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:懷孕能否調崗降薪?企業(yè)不繳社保要賠償嗎?兩部門發(fā)布典型案例回應關切

新華社記者姜琳、羅沙

用人單位能否因女職工懷孕調崗降薪?未給員工繳社保要賠償嗎?普通工作調換也受競業(yè)限制嗎?4月16日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最高人民法院發(fā)布新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,就相關焦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。

女職工懷孕了,用人單位就能調崗降薪?

趙某于2022年1月入職一家科技公司任工程師,雙方訂立勞動合同約定:趙某參與項目期間月工資為基本工資加項目崗位津貼,等待項目期間僅領取基本工資。

2023年2月,趙某告知公司自己懷孕了。公司未與其溝通便直接宣布“趙某退出所在項目組”,趙某反對無果后未再上班。后來公司以未參與項目為由,只給趙某孕期發(fā)放3000元/月的基本工資。趙某不同意并申請仲裁。

兩部門介紹,本案中,公司要求趙某退出所在項目的行為,既不符合雙方約定的等待項目期間的情形,也未征求趙某本人同意,更未經醫(yī)療機構證明趙某存在“不能適應原勞動”的情形,屬于違反《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(guī)定》第六條規(guī)定、變相調整孕期女職工崗位的情形。

同時,該公司以趙某未參與項目為由降低趙某孕期工資標準,違反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》第四十八條第一款、《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(guī)定》第五條的規(guī)定。因此,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公司按照趙某“基本工資加項目崗位津貼”的標準、即17000元/月補齊趙某的孕期工資差額。

兩部門明確,用人單位應注意依法保護女職工尤其是孕期、產期、哺乳期女職工的合法權益。如果孕期女職工能夠適應原勞動的,用人單位應當尊重并保護女職工的勞動權利,不能通過變相調整工作崗位、提升工作強度等方式侵害其權利,也不能違法降低其工資及福利待遇。

企業(yè)沒給員工繳社保,要賠償嗎?

李某工作期間,公司僅為其繳納了工傷保險費,李某自行承擔了用人單位應繳未繳的基本養(yǎng)老、醫(yī)療等其他社保費用。李某通過申請仲裁、提起訴訟,請求公司支付用人單位應負擔的社保費。

兩部門表示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》相關規(guī)定,用人單位未按照國家規(guī)定為勞動者繳納社保,勞動者自行代用人單位承擔部分系勞動者的損失,可向用人單位主張損失賠償。本案中,公司應賠償李某勞動關系存續(xù)期間用人單位應繳未繳的社會保險費損失。

兩部門強調,用人單位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屬于違法行為,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
2021年8月20日,劉某松在一家出租車公司擔任司機期間,不幸因病死亡。由于公司此前未按規(guī)定為其繳納社保,使得劉某松在世時社保繳費年限偏低,最終導致劉某松遺屬領取的撫恤金遠低于實際應得。其遺屬通過申請仲裁、提起訴訟,請求公司支付撫恤金差額部分。

兩部門介紹,出租車公司未依法為劉某松繳納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間的社會保險費,致使其遺屬無法按照繳費年限滿5年的標準領取6個月的撫恤金,只能領取到13766.64元。

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,因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導致勞動者遺屬少領取撫恤金等待遇的,用人單位應依法賠償差額損失。因此,上述出租車公司應支付撫恤金差額的36633.36元。

普通工作調換,也受競業(yè)限制?

競業(yè)限制是在勞動立法中保護用人單位商業(yè)秘密的一項制度安排,本意是通過適度限制勞動者自由擇業(yè)權以預防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(yè)秘密,進而維護公平競爭環(huán)境。

“但當前一些行業(yè)、企業(yè)出現了用人單位濫用競業(yè)限制條款限制勞動者就業(yè)權利的情況,侵害了勞動者合法權益,影響了人力資源合理流動?!眱刹块T表示。

2019年3月,李某入職一家保安公司,并簽訂期限為2年的勞動合同。合同中的競業(yè)限制條款約定,職工與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后1年內不得到與該公司有競爭關系的單位就職,職工離職后公司按月支付當地最低月工資標準的30%作為競業(yè)限制經濟補償。職工若不履行義務,應當承擔違約賠償責任,違約金為20萬元。

2021年3月合同到期終止后,李某入職另一家保安公司擔任保安。結果前東家以李某違反競業(yè)限制約定為由申請仲裁,要求其支付競業(yè)限制違約金。

兩部門介紹,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相關規(guī)定,用人單位與“高級管理人員、高級技術人員”以外的其他勞動者約定競業(yè)限制條款,應當以該勞動者負有保密義務為前提,即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職務或崗位足以使他們知悉用人單位的商業(yè)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。

本案中,李某的主要職責為每天到商業(yè)樓宇街區(qū)開展日常巡邏安保工作,明顯難以知悉公司的商業(yè)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,公司亦無證據證明其相關可能。雙方約定的競業(yè)限制條款不符合規(guī)定,不具有約束力。對要求李某支付競業(yè)限制違約金的請求,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。

【責任編輯:李琛】